年4月22日,广东省云浮市卫生防疫站门诊楼遭雷击,击坏一批心电图等设备,直接经济损失达5.6万元。年5月至年7月,医院遭雷击,击坏多个科室的电脑终端设备,直接经济损失达10多万元。年6月20日,清远市广东新北江制药厂遭雷击,击坏自动控制系统2块控制板、多个控头,直接经济损失达3万元。年7月,山东省菏泽医专遭雷击,击坏电脑网络,直接经济损失达14万元;医院遭雷击,击坏微机室,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分析:建筑物的避雷措施不到位,设备未断电,未及时根据雷暴预警做好预防工作。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解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可以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毁坏发电机、电力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绝缘,引起短路导致火灾或爆炸的事故。雷击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成大量的热能,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烧或造成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根据全球雷电的卫星观测结果估计,全球每秒钟约有46次雷电,而我国每一分钟发生70余次。华南地区和西南部地区是多发地区,尤其是广东省和海南省,而西北地区则是雷电最少的地区。
一、处置方法
(一)雷击导致的火灾处置按本书第九章第四节火灾的处置方法。
(二)设备遭受雷击的处置如设备被雷击中着火,立刻使用实验室备用的灭火器进行扑灭,烧毁设备及时搬离实验室。如仅为电路烧坏,联系设备管理部门送修,确定功能正常后方可启用。
(三)人员遭受雷击的处置如人员被雷击,可导致电流伤,即电流迅速通过人体,导致肌肉、脏器损伤,严重可导致心搏、呼吸停止。雷击可能使伤者的衣服着火,也可能会熔化伤者的金属饰物和表带。当人体被雷击中后,往往会觉得遭雷击的人身上还有电,不敢抢救而延误了救援时间,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如果出现了因雷击昏倒而“假死”的状态时,应立即将触电者安置成卧式,使其保持温暖、舒适,施行触电急救、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如果能在4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让心脏恢复跳动,可能还来得及救活。口对口吹气法的具体步骤:首先,使受害者仰卧,并在其颈下垫一软枕,使头尽量后仰。然后,抢救者跪在一侧,捏住受害人的鼻孔,猛吸一口气后将口对准受害者的口吹气。吹气的次数保持在每分钟17次左右,并且,每吹入一口气后,可用手压迫受害者的胸部,帮助受害者把吹入的气体排出,如此反复,不要间断。如果有两个人,则可以一个人负责吹气,一个人配合着负责压胸。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切实可行。抢救时要注意尽量把受害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清除掉受害者口中的杂物,才开始进行口对口吹气。若受害者有了轻微的自主呼吸时,人工呼吸应和受害者的呼吸一致,不可相反。待受害者呼吸正常在做心脏按压的同时进行口对口吹气法,效果更好。具体步骤:每做一次口对口吹气,便挤压心脏4~5次,这样效果更佳。要注意挤压心脏用力要均匀,切不可用力过猛,否则容易使受害者胸骨过度下陷而造成骨折。如果伤者衣服着火,马上让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烧及面部。也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伤者切勿因惊慌而奔跑,这样会使火越烧越旺,可在地上翻滚以扑灭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灭火焰。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手帕清洁一面盖在伤口上,再用干净布块包扎。
(四)雷暴过后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检查首先确认实验室结构是否安全,水、电、气的供应是否受损,确保实验室无安全隐患后,进行清理、消*,恢复使用。
二、处置要点
1.在雷电导致火灾时应根据火势大小采取灭火措施,如为设备起火,应第一时间用灭火器扑灭,如为房屋着火则应第一时间按照紧急逃生路线从消防通道逃生,然后拨打火警电话并报告上一级管理部门负责人。
2.雷击导致电线断裂切不可徒手处置,可能导致触电危险,如电线影响交通路线,应用木棍挑开。
3.设备被雷击出现故障后,应和检修部门联系是否可安装避雷装置保护设备免受二次雷击。
4.如出现人员被雷击,应第一时间施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以免延误最佳急救时机。
三、处置流程处置流程见图10-4。
图10-4 雷击发生的应急处置流程图四、预防措施
1.雷雨天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2.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室内人员应远离门窗、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3.关闭设备电源,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
4.在雷电发生时不要打电话,减少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不宜使用水龙头和淋浴喷头。
5.建筑物安装防雷装置,避免雷击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