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齐鲁百县骑游日迹026菏泽鄄城县
TUhjnbcbe - 2023/6/14 20:35:00

鄄城。鄄,这个字读什么?很多人不认识。我也不认识,我就猜,读Zhen?读Yan?试了一圈。没猜对。有个朋友说:Juan城,四声。我这个自称背过新华字典的人,为什么不认识这个字?现实生活中,我还真很少遇到不认识的简体字。因为,这个字,只有一个用途。就是地名。

鄄城属于贫困县中的贫困县,这些日子,我走过单县、曹县、成武,他们也都曾经是贫困县,但是你看他们的县城呢?朝气蓬勃。

鄄城不是,鄄城是从乡村到县城,都一个样。没啥活力。到处都是摆摊的。给我的感觉是摆摊的人比买东西的人还多……但是,若是在这样的地方当官,那绝对有感觉,官不用太大,社区工作人员即可。当然,我是观察者的角色,不怎么在意。

联系上了一个当地的朋友,让他帮我推荐几个适合打卡的地方?

给我推荐董口镇的*河。为什么?因为,*河在这里走了一个90度的直角,这是很少见的。第一站,我决定去董口镇。最近骑的时候摔车、扎胎太频繁,与天气也有关系,这边一直零散下雨,风特别大。所以,这次我骑的格外小心。调低了座位,确保双脚能触地。

沿途村落,从建筑角度,略差一点,这里娶媳妇应该比较困难,因为标语多与彩礼有关,不要车,不要房,想要什么自己创。这可能吗?现在娶媳妇就是竞价价格。卖方市场。你不出,自然有人出。

还没到*河,先看到了董口镇的安置小区。这些安置民多来自于*河滩区。这是一个国家工程,不仅仅山东在这么搞,河南也是如此,就是让老百姓从*河滩区搬出来。

董口镇这个安置小区,我逛了一圈,还不错。

只是,我好奇的是,他们能否住习惯这些楼房?楼上楼下的噪音,邻里关系,农具,粮食的存放……这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还有,若是楼房不供暖,比平房更难熬。

我见过很多也做过类似的项目改造,没有供暖,一到冬天水管都冻住了,没用几年,全搬下来了。农民,若是准备蜕变成城里人,不再务农了,那么进城上楼,是个很好的进修过程,例如说会把家里收拾的远比在农村时强了太多。

若是继续务农呢?还是要平房。这里扶贫力度应该很大,这个社区对面N多现代化大棚,还不是花架子,的确种着东西,管理的还不错,是不是潍坊对口扶贫?看到潍柴动力在这个社区设了扶贫车间。

到了董口浮桥,没人管。一个人也没有。朝上游望去,那应该就是直角的位置,好大的一片滩涂,应该有上百亩地吧?感觉,不止。

如果要用手机拍摄,发现效果很差,好看的照片多是用无人机拍摄的,这种大场面还是需要俯视。这次骑行山东,过了无数次浮桥。

几乎每个浮桥都禁止两轮车骑行,我一直都觉得很怪,既然你们允许通行为什么又禁止骑行呢?这次,我突然理解了。下雨时,轮胎遇到铁,太滑,要是摔在这上面?百分百骨折。桥头不让过,用推土机把路给封住了,既然不允许通行了,为什么还有一支庞大的队伍在这里呢?有核酸检测人员,有收费人员,有执勤人员。一二十口人。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总有行人通过浮桥,也有车子通过浮桥,但是多会停在浮桥上,干什么呢?步行到土堆的位置,拿东西,或说话。我在土堆这边站着看地图。

对面有位美女,超级热情,跟我说:从那边可以绕过来。我问,过了这个土堆是不是就到河南了?她说,不是,过了依然是山东。这个村叫鱼骨村,鱼骨村又分东鱼骨与西鱼骨,原先是一家,后来东鱼骨给了山东,西鱼骨给了河南。我问,你跟我一样,是来看景的吗?她说,我等我家人。我说,你是嫁到了河南。她说,对的。

我的骑行服就是最好的话题,路上总有人感兴趣,问东问西,她问了我一箩筐,我一一回答。我说,那东鱼骨的人岂不是要到河南上学?她说,不是的,要过桥去董口镇上学。我问,若是汛期呢?汛期所有的*河浮桥都必须拆,因为浮桥对于河流而言,本身就是栓塞。她说,要么绕东明大桥,要么走高速,走东明大桥绕路80多公里,走高速要绕路公里。我说,那就不用上学了。她说,是的,*河滩区的人,普遍不怎么识字,上几天学就不上了。

我以为鄄城跟濮阳是以*河为界。原来,不是。我突然又明白了什么。应该是*河走过村中间,当时是以河为界的!

现在的好消息是东鱼骨整体搬迁到董口镇的安置房里了,再也不用过浮桥上学了,也不用因为汛期而休学了。又瞎扯了半天,我问她为什么叫鱼骨村?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她说,古时,这里有条大鱼冲到了岸边,像屋子那么大,村民想把它推入水中,发现推不动,最终就这么死了,骨头跟梁一般大小,现在这里还有个鱼骨庙。我说,真有那么大的鱼,村民肯定是朝外面推。

望着这数百亩的滩涂,我在想,这个地方绝对危险,因为人们走到这里就想下去走走,近距离的触摸一下*河。但是,这样的地方才是最危险的。我在想,这个地方肯定不少人来玩越野,这类地形在山东很少,在哪多?河南。河南为什么玩牧马人的多?与他们喜欢去*河滩玩耍有关。

在浮桥口,遇到了一个小亭子,菏泽总工会设的,叫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提供热水,WIFI,取暖,充电,冰箱……好是真好,就是锁着门。

骑行这一路会发现,各地有很多类似的服务*策,例如爱心驿站,基本全是关停模式,还有一些城市推出了共享停车,例如各企事业单位开放自己的停车场给社会车辆,实际上呢?保安不让进。

你跟我们说,*府大院免费停车。

我们敢吗?我从董口浮桥出来后,沿*河大堤一路向北,看着堤坝东边的这些村庄,我就在想,扶贫的捷径是什么?其实,就是整体搬迁。这里面有两大难点:1、迁徙障碍太多,户籍、医疗、学籍。2、恋家。农民,只要是聚焦在土地上,又是传统的农耕模式,基本就是自给自足,刚刚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但是呢,他的劳动力价值不止这些钱,例如把这个劳动力换算到工地上呢?他一天怎么不赚元?元能买多少粮食?

这里风电不少,几乎每村都有,但是呢,我觉得是不是坏了不少?这么大的风,竟然没几个转的。从直觉而言,我觉得鄄城不适合风力发电。因为,风力发电很讲究风道。风也有风的路,例如戈壁滩,一望无际,为什么选那个片区而不选另外的片区?就是专门做过风道测试。这是我们去玩越野时遇到勘探的工作人员,他们给我们科普的。

山东内陆属于低风速区。低风速区若是想发展风力发电,必须要建的足够高,成本就上去了。

关于这个事,我专门咨询了当地人,他们说,这些风力发电可以理解为投名状,是县里想做风力发电的组装基地,从而辐射安徽、河南、河北这些低风速区。

现在高风速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未来可能各地都会进*新能源,他们不能选沿海、戈壁滩那些高风速发电机,而是要选低风速。

鄄城有哪些历史人物?最有名的,孙膑。孙膑这个名字相当于孙瘸子,膑是膑刑的意思,挖去膝盖骨。他原名叫孙伯灵,与庞涓师从*谷子学习《孙子兵法》。我对汉朝之前的历史人物传记,多打个问号。时代缘故。多有神话色彩。从秦始皇开始,逐步落地了。那尧舜系列呢?尧舜也是鄄城的两大IP。《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我给翻译一下。尧埋在了鄄城。舜曾在鄄城今天历山公园种过地。

骑了50公里,感觉也没啥亮点,有意思的点很多。

这边电动车普遍会围个围挡,但是呢,这个围挡面积很大,像被子,车子停放在一起时,一片红一片绿,很壮观。在打卡完所有目标点以后。我准备回酒店。

就在此时,发现了一家有意思的企业,劳特巴赫,做精酿啤酒的,据说是啤酒中的迈巴赫,中德合作的,是水发集团牵线的,国内在四座城市同时建厂,最终的目标推测可能是不是建类似泰山鲜啤那样的连锁。泰山鲜啤从价格而言,还是稍微差点事。

中国过去40年,是工业啤酒爆发的40年,但是呢,人们有钱了,想喝真正的啤酒。

现在的工业啤酒多是啤水,精酿才是未来,泰山鲜啤在山东做的非常好,几乎在每一座县城都能看到两家以上的加盟店。就是这两年爆发的。

泰山鲜啤介于工业啤酒与高端精酿之间。玩的多是粉丝经济。回头客。店里充卡消费。自己喝的比较多的是青岛啤酒里的皮尔森,进口大麦酿的。性价比比较高。

在滨州时,朋友带我去精酿啤酒店,琳琅满目,无数品种,大部分咱都不认识,只认识百威,喝了十瓶百威,我记得花了多块钱。好东西,自然会说话。

水发集团在济南,在鲁西布局的都不错,下面还有三家上市公司,在国有水利企业里,这属于王牌,应该也是超长线战略。只是,打开局面需要时间。

人们有钱了,自然想喝点好的。白酒都喝茅台了。咋还能喝几块钱一瓶的啤水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齐鲁百县骑游日迹026菏泽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