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力,打头阵,作表率。在菏泽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筚路蓝缕、栉风沐雨,见证并推动着这座城市的成长和变化。
菏泽市国有企业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的指导下,主动融入省、市发展大局和城市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社会事业建设,在承担城市基础设施、新城建设、民生保障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中不断提升城市服务水平与民生服务保障能力,发挥主力*和排头兵作用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年来,市国资委监管市属一级企业从5户增加到15户,资产总额从年的.3亿元增长到年9月份的.21亿元,营业收入从67.44亿元增长到.84亿元,均实现稳步增长。市属企业资产质量稳步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国有资本运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融入大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确定的“重点产业突破年”。全市坚持“工业立市”战略,重点打造“”特色产业体系,一大批项目相继签约、开工、投产。
这其中,国有企业的力量显而易见。
菏泽市城投公司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厚植城市运营新优势。紧扣菏泽市“”产业体系,聚焦公司主业发展,逐步构建起以城市开发建设业务为主,以打造生物医药、城投菜篮子、跨境电商等业态为辅的“一体多翼”实体产业经营体系,促使公司向产业发展集团加速转型。“其中,联合北京康辰医药公司、北京科信必成医药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今年年底完成盐酸氨溴索无水吞服颗粒、碳酸钙D3等药品生产许可证申报,明年6月份实现上市,投资12亿元建设的鄄城原料药创新孵化园项目年底实现设备安装,目前已有26户企业意向入驻,投入使用后将加速原料药项目产业化。”市城投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同时,市国资系统企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水平,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扩大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着力打造一批质量高、活力强、品牌优的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
践行责任,不断保障改善民生
每个菏泽人的一天,都与国企的服务息息相关,清早在城市公园晨练、在城投“菜篮子”买菜、乘坐公交上班上学、用自来水洗衣做饭、用热力取暖……
城市功能完善与产业转型升级,受益的是百姓。如轨道交通、牡丹机场、鲁南高铁、高速公路等陆续建成完善,让菏泽市民出行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市金地集团与单县*府、恒丰银行、菏泽学院乡村振兴学院联合创建单县高韦庄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还通过帮助村集体和农民开发建设园区周边零星边角地,改善了村庄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
民生保障和不断改善还体现在衣食住行医教养老的方方面面。市城投公司加快推进16处菜篮子便民市场和占地亩的产业基地标准化建设、运营,并与菏泽银田冷链物流公司共同投资15亿元,着力打造集物流、电商、食品加工于一体的冷链物流园区,培育“产储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盈利模式。市水务公司、公交公司、永恒热力公司同样把“民生小事”当成“发展大事”,在公共交通出行、供水保障、供气服务、垃圾处理等服务中,始终坚持立足民生谋发展,不断提升民生服务保障水平,市民获得感满满。
*建引领,扛起国有企业担当
坚持*的领导、加强*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强“根”固“*”,理直气壮打造红色竞争力,是国有企业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市国资委*委全面加强对*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委班子成员坚持把加强国企*建、深化国企改革作为每次调研重点和工作重心,扎实推进*建工作责任制落地生根。*委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建力度深度不断加大。
尤其是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市国资委鼓励支持市属监管企业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更大作用,体现国企担当;企业充分发挥*的领导*治优势,强化主体责任,积极发挥“头雁”作用,迎难而上、化危为机,稳企业、带产业,盯紧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广大*员干部讲*治、顾大局、勇作为,鲜艳的*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员干部带头站在抗疫最前沿,带头顾全大局、带头坚守岗位、带头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
强化*建引领,市国资国企在这场大战大考中交出了出色答卷。截至年9月末,市属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31%,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64.91%,利润总额实现持续增长,上交税费总额11.62亿元。
同时,市国资委创新打造国企*建“红色引擎”特色品牌,推动*建工作与生产经营高度融合,以高质量*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累计打造7个市级“红色引擎”示范点、6个国资系统示范点。市属企业个*支部全部开通e支部,名*员注册灯塔*建系统,市属企业*组织战斗力、*员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记者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