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芍药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芍药切花以花形妩媚、花色艳丽、品种丰富而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宠儿。今年是切花芍药产业云南分公司经销芍药切花的第二个年头,公司去年在斗南花卉市场试销芍药切花,仅两个多月销售量就达1万扎(每扎10枝),收入30多万元。“这些芍药切花全部来自山东菏泽,产自云南本土的芍药切花很少。”夏宇说。
云南是花卉产销大省,但正如夏宇所说,产自云南的芍药切花在市场上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毫不为过。目前云南全省芍药切花种植面积不超过亩,其中约60%是单瓣观赏芍药,其余40%中只有一半能达到切花标准。
据了解,云南当地种植的芍药切花盛花期时亩产量在1万枝以内,虽然比北方产区的亩产1.2万枝略低,但同样的‘高杆红’、‘杨妃出浴’、‘蓝富士’等品种切花品质会比北方产品略胜一筹,而且花期长,可从3月底持续采花到6月下旬,始花期比北方整整提前1个月,有利于抢占市场商机。今年产自云南昆明、丽江、大理等地的芍药切花仅约50万枝,通过电商和斗南花市交易主要销往北、上、广和内蒙古等地。“从市场情况来看,芍药切花市场需求巨大,因此借助云南的气候环境优势,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的发展芍药切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还能在花期开展赏花旅游,带动三产旅游观光业的发展。
芍药切花季节性强,对保鲜运输较为严格,从山东菏泽运到斗南需要一天半,不仅花朵容易开放过度,而且损伤较大,有时损伤率高达20%以上,因此在云南发展芍药切花种植前景较好,但必须要重视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技术。
云南芍药切花发展起步晚、发展慢,主要原因是投资大、投产周期长,从种植到盛花期需要3年时间,而每亩土地的租金、劳动力、水肥农药等投资在5万元以上,此外还有切花品种、优质种苗和栽培管理技术等多种因素制约。“云南是高原气候,照搬省外产区的栽培经验是行不通的,因此依托当地技术经验至关重要,种植、管养、采摘、保鲜、储存、运输等需要一整套系统的实用技术。”
云南发展芍药切花产业要在*府的倡导和扶持下,由龙头企业进行示范种植,或者创造条件引入省外企业进驻云南。同时,还要培育适宜云南气候条件和高原生长的切花新优品种,并且将培育市场和培养技术人员同步进行,这样才能确保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结合菏泽成熟的管理技术和回收、物流、冷藏、电商等成熟的渠道合作,双方将依托花拍中心在花卉交易市场长期的沉淀,形成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云南芍药鲜切花市场,建立健全云南芍药鲜切花市场销售体系,完善芍药鲜切花从上游生产到终端销售各个环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互动机制,形成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云南省芍药切花市场发展,实现供需平衡,合理配置资源,做大做强云南芍药鲜切花市场。
来源:网络媒体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