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李跃
策划推广
技术支持:科大讯飞
他躺在病床上、头戴无创呼吸机,激动地热泪盈眶,使劲地伸出双手表示感谢。
她们“全副武装”,看不清容貌,拿着一个没有奶油、水果的“简陋”蛋糕,集体唱响生日歌。
这既心酸又感动一幕,发生在*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一间病房里。
心酸的是,病人顽疾缠身,过生日时没有家人相伴;感动的是,山东医疗队的医护人员驰援千里与病*作斗争,体贴患者的心思,在病房里为他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
“2月12日那天,恰好我值班,护士长说通过病历得知当天是重症监护室里的范大爷的生日,他家人不在身边,我们医护人员陪他过。于是,我就和同一组的孙宪洁护士一同跑到隔离病房,为他庆生。”菏泽支援湖北一线的医护人员刘巧英说,“这位大爷人很好,刚入院时,我们曾多次对他医护照顾,亲切的称他‘范爹爹’,得知他过生日,我们都想送去祝福,缓解他的心理压力。”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11位医护人员在病房里集体唱出生日歌,为这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庆祝生日,送去了祝福。
在隔离病区,病人除了遭受病魔的侵扰,也背负着极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家人不在身旁,医护人员们在全力救治的同时,也充当起了“知心医生”“知心护士”的角色,时常问候和关心他们。“有些病人心理承受不了压力,会闹情绪、闹别扭,不愿吃饭、不配合打针,医护人员要开导宽慰患者,我们的关心和问候能给他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刘巧英说。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刘巧医院结核二科副护士长,大年初一和我市另外四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一线,成为我市首批援鄂的“逆行者”。目前,她和孟贞、潘秋玉、仝雯、郝敬林已经在*冈一线奋斗了20天。
两层帽子、两层口罩、两双手套、三层鞋套、防护服、护目镜、隔离衣的标配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安全感,但也导致行动的极其不便,在密闭的空间里,顷刻之间就会感到呼吸困难,甚至头晕、头痛、恶心、心慌。时间长了,鼻梁上身上可能会有皮肤病,压创,甚至血痕,为减少穿脱,她们工作前不喝水,穿上纸尿裤。夜晚值班,两个人照顾近四十个患者,测体温、量血压、输液、换针、抽血、吸痰、喂饭、倒大小便……这是一线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状态。
虽然一线工作强度大、条件差,但随着她们逐渐理顺工作、适应工作环境后,她们在一线的救治工作开展的越来越顺利。
怕家人担心自己,孟贞一般会在下班后发朋友圈“报平安”,多日的离家,让孟贞坦言:“疫情结束后,我最想和家人抱一抱。”
“一线工作虽然危险、辛苦,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这是我们的职责。我觉着治病救人不分地方,我们在一线开展救治工作,还有更多医护工作者在全国各个地方、医院治病救人,他们同样可敬。”刘巧英说,“虽然在一线,但我和孟贞也非常牵挂菏泽老家的疫情,医院医院,也收治了确诊患者,我们俩经常挤时间与家里的同事联系,询问救治情况。”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冯锴武霈李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