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菏泽陈集镇村支书张海玉要干就当ldqu
TUhjnbcbe - 2020/12/25 15:23:00

“要干就当“领头雁”,把群众带富,把队伍带强,把村庄带美,把产业带大,踏踏实实,问心无愧!”菏泽市经济开发区陈集镇七一社区*支部书记张海玉如是说。

年2月,七一村原支部书记李连仲病逝,数千*员群众没有带头人,各项工作停滞。天久集团*委书记张九勋与张海玉谈话,劝其回七一村担任支部书记,被婉拒。张海玉时任天中山药合作社理事长、天久集团后勤经理。后来镇*委组织人员到七一村进行民意调查,张海玉担任支部书记的呼声最高,镇领导又再次做工作,张海玉勉为其难答应下来。

扛重担走马上任

从年收入几十万到只有一万多元的村干部工资,最难以接受的是他的家人。母亲埋怨:“为啥非得回村里当个支书,事多钱少还得罪人,图个啥?”。可作为老*员、老村干部的父亲给他吃了颗定心丸:“组织信任你,你就好好干吧孩子,我支持你!”父亲的鼓励坚定了张海玉的决心。两个月后在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学习,又给了他极大的信心:“要干就当‘领头雁’,五年内,让七一村有个大变样!”

有了信心和动力,张海玉沉下心来,理出了“带强一支队伍,带热一村民心,带美一处风景,带正一片民风,带强一个产业,带富一方土地”的“六带”工作思路,为今后村庄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带队伍责任分明

上任伊始,张海玉与两委成员针对班子和村内的情况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分工,人人担责。“每次开会我都讲讲发展目标,村里的蓝图不仅在我心里,也在每个干部、每名*员心里。”张海玉办公桌前挂着一块记事板,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当前各项工作、具体责任人、完成时限,每件工作完全办结才擦掉,既提醒了自己,也督促了干部。

几年来,在张海玉的带领下,七一村变为七一社区,*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日等规章制度,社区的干部队伍不断年轻化,人人都能够独当一面,年以来发展*员4人,目前有17名入*积极分子和3名后备干部。年9月,社区被省*府*策研究室命名为“*府决策服务调研基地”,并先后被定陶区、开发区授予“先进基层*组织”、“五星级*组织”、“*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强经济多措并举

张海玉同志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案例选》,从企业到村,他不断学习,一心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早在年,张海玉积极发展山药经济,成立天中山药合作社,带动七一村数百名群众致富,年荣获共青团中央颁发的“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年初,七一虽然声名在外,但其实已负债近万元,刚上任的张海玉第一个目标就是填上窟窿,轻装上阵。他定下“三步走”发展方案,第一步是清产核资,搞“边角”经济。张海玉多次组织村“两委”召开清产核资工作会议,对村内道路、坑塘等地进行实地丈量,登记造册,清理出零星地余亩,拍卖绿化权3个,实现收益5.8万元。同时借助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复耕土地亩,除43亩用于规划安置区,实现复垦净增土地亩,新增耕地归村集体所有。第二步探索产业规模发展。他争取上级财*、结合企业帮扶,又自掏腰包15万元,采用“村企共赢”的模式,种植亩桑葚特色产业,天久集团每年采购椹果葚叶,亩收入0元。第三步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年七一社区物业公司、七一社区建筑队陆续成立,并与天智绿叶等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了业。

目前,七一社区负债全部还清,村集体年收入达到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余元。

听民声走街串户

张海玉一上任,就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走访之路,他带着“两委”成员把七一村的多户余名群众全部走访了一遍,白天不在家的,晚上再去,上班走的早的,就比他们起的更早。村里老人李法章与邻居的宅基地纠纷已经积累多年,李法章多次上访,是有名的“问题户”,张海玉与李法章及前后几家邻居细心交流,挨家挨户跑了五六趟,终于化解了老人的心结。事情处理好之后,张海玉给全体干部开了个会,说到:“老百姓不是不讲道理,一趟不行两趟,两趟不行三趟,有矛盾就必须靠上去解决,坚决不能让小事拖成积怨,让干群关系结成‘疙瘩’”。现在,村里常年上访的6个“老上访户”全部化解了矛盾。

扮美景建设社区

年,张海玉争取多方支持,筹资近万元,建成了占地15亩,集办公、为民服务大厅、文体娱乐、文化大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让居民住得不比城里差”。张海玉又抓住土地增减挂钩机会,在村里陆续建起了精美的联排别墅和气派的小高层,能容纳户群众入住,群众的土地流转出去,劳动力外出务工,居住条件好了,收入也变高了。在年之前,村内多条道路仍为泥土路,路灯不亮、下水道不通,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张海玉先后多次与上级交通部门联系,调拨机械优先给七一村进行公路修筑,几年下来,共修路10公里,修下水道米,安装路灯余盏,新建文化广场3个。“腰包鼓了,环境也美啦”。七一的群众都有一种“幸福感”。

今年,七一社区被列为陈集镇“美丽乡村试点村”,张海玉计划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机会,对部分村庄整合拆迁,将村庄面貌进一步提升。“光是外出学习就四五次了,就是想把七一建得让大家都满意。”张海玉笑着说:“未来要把村庄建设成真正的美丽乡村,既让村民宜居宜业,又能满足大家不断增长的文化休闲需求。”

促脱贫产业助力

“多措并举,力促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张海玉创新扶贫资金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逐步使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改为“造血式”。年,省林科院专家给村内桑树防治病虫害,张海玉通过林科院专家了解到,齐鲁工业大学有桑葚果干加工的专利技术,获得这一消息,他积极牵线高校和天久集团,企业最终与齐鲁工业大学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完成产品项目转化。张海玉则利用这一时机,争取村两委与贫困户意见,将财*专项扶贫资金共计60万元投入到天久集团新上果桑加工项目,约定企业连续5年按照投资额的13%和项目收益的15%中的较高标准向贫困户进行收益分红,5年期满本金返还,这样既保证了脱贫攻坚期内贫困户能够脱贫,又确保了攻坚期之后村集体的经济收入。目前,贫困户户均分红元,七一社区贫困户户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几年来,七一社区在*支部书记张海玉的带领下,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带起了淳朴的乡情民风,弘扬了正气正能量,也获得了较高荣誉,七一社区被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省级文明村”。张海玉本人也先后荣获第八届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山东省“齐鲁之星”、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现在还差得远,不能安于现状,一步步来,下个五年,要把劳务合作社、农机合作社、运输公司都成立起来,让集体经济壮大到现在的十倍以上!”展望未来张海玉踌躇满志。

直播开发区原创

1
查看完整版本: 菏泽陈集镇村支书张海玉要干就当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