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蝶变菏泽花开盛世,写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TUhjnbcbe - 2025/4/20 23:38:00
北京最好看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山东的殷切期望。牢记总书记视察菏泽提出的“农业这个优势不能丢”的殷切嘱托,菏泽把乡村作为最迫切、最有效的突破口,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突破,筑牢后来居上坚实基础。

立足特色产业,一朵花绽放一座城

经过一代又一代花农的精心呵护,曹州百花园内的“玉翠荷花”,已花开四百余春,见证着时代变迁、城市发展。

比“玉翠荷花”花龄更久远的,是菏泽催花牡丹历史。早在明朝时期,菏泽花农便通过土炕“熏花”的方法,让牡丹冬季开花。历经余年的岁月沉淀,催花牡丹作为菏泽的特色名片,在年宵花市场中颇受追捧。今年春节期间,40余万盆催花牡丹花开全国,给数九寒冬带来融融春光。

牡丹,这朵旧时王谢堂前花,如今不仅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成为“中国牡丹之都”花农致富的金钥匙。

牡丹花可赏、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菏泽牡丹特色产业,从单一种植、种苗、切花、观赏向“医药化工、日用化工、食品加工、营养保健、畜牧养殖、工艺美术、旅游观光、食用菌、新型材料”等九大领域不断延伸,形成全产业融合发展的完整企业链条,真正实现一朵花造福一座城。

去年,菏泽牡丹特色产业首次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余盆催花牡丹与盆牡丹插花作品,相继亮相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牡丹之都”的特有魅力。

菏泽做大特色产业,做强优势品牌。曹县芦笋、东明西瓜、成武酱菜、鄄城中草药、陈集山药、南王店西瓜……各县区特色农业产业百花齐放,形成产业集群,走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菏泽路径”。

破题脱贫攻坚,筑牢后来居上坚实基础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菏泽万群众的稳定脱贫,为加快实现后来居上目标提供了坚实基础。

菏泽曾是山东省委确定的2个扶贫工作重点市之一,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年初,省标以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1.4万人、占全省的37.7%,全省20个脱贫任务较重的县菏泽有9个,个扶贫工作重点乡镇菏泽有个,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菏泽有个,贫困发生率达11.5%。

菏泽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举全市之力实施“三个一”脱贫攻坚工程,打出产业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组合拳”,万群众稳定脱贫,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出列,历史性高质量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破题脱贫攻坚,菏泽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基础、拓展路径,努力让更多贫困群众得到实惠。在全国第一个绘制“全市贫困人口分布地图”“全市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分布地图”“全市产业扶贫分布地图”三张地图,弄清了“贫困人口在哪里,贫困村在哪里,哪里贫困人口多,哪里贫困人口少,归谁管,由谁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实现了精准挂图作战。

为压实扶贫干部帮扶责任和贫困群众脱贫主体责任,菏泽组织个市县部门单位与个扶贫工作重点村、4.9万名干部与22万户贫困群众签订双向承诺书,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和帮扶干部的帮扶积极性被充分激发。

面对贫困群众就业增收难题,鄄城县董口镇“小窝棚”引发家门口就业扶贫大思路,脱贫攻坚期间,在全市推广建设个扶贫车间,累计安置和带动38.1万名群众家门口就业,10.2万名群众稳定脱贫。受邀参与国家和省扶贫车间标准制定,扶贫车间做法被纳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参阅精准扶贫案例,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被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评为全球最佳减贫案例之一。

攻坚滩区迁建,圆世代安居乐业梦

上过央视新闻的毛吉志,是东明县长兴集乡竹林新村的一位农民画家,也是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见证人。他用画笔,记录着黄河沿岸群众从饱受水患到实现安居乐业的生活变迁。

年12月26日,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至庄寨段正式通车,毛吉志作为滩区迁建群众代表登上首发列车。在他最新创作的一幅画作上,一列“复兴号”高铁驶过乡村,村民们敲锣打鼓、欢快庆祝。

长期以来,黄河滩区受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和行洪影响,发展较为滞后。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站,黄河在境内全长公里,穿越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形成滩区面积平方公里,滩区人口14.6万人、约占全省的1/4;贫困人口2.6万人、占全省的3/5。如何让滩区群众摆脱“黄患”危害、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菏泽发展绕不过的坎,也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

俯瞰东明县沙窝镇尚庄社区

菏泽累计投资多亿元,集结8万建设者,全市党员干部扛牢责任,勇于担当,不舍昼夜战滩区,历时五年日夜奋战,完成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重大民生工程,14.6万滩区群众彻底摆脱黄患之苦,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63岁的陈佰藏是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原党支部书记,搬进新社区,大事小情还是一如既往关心,家里跟着他的两个孙女,一个在社区小学上学,一个进了社区幼儿园,不用专门接送,有了更多时间做起社区服务工作。

住进新社区一年多,说起现在的生活,陈佰藏一张嘴还是“以前真的不敢想!”

目前,菏泽黄河滩区28个村台社区和6个外迁社区已全部分房到户,14.6万滩区群众实现了百年安居梦。同时,菏泽做实做好滩区发展“后半篇文章”,努力将昔日贫穷落后的“黄河滩”变成美丽乡村的“新样板”、生态宜居的“花果园”、发展致富的“幸福滩”。

网络火爆“出圈”,电商星星之火终燎原

一个县域的爆火,背后必然是多年沉淀的厚积薄发。

近两年,曹县的汉服产业迅速崛起,一举拿下全国四成的市场份额。早在十年前,曹县大集镇就已是全国最大的演出服生产基地,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任庆生,曹县大集镇丁楼村党支部书记,是大集镇敢于“吃螃蟹的人”。这位十几年前认为“网店就是传销的另一种形式”的朴实农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电商致富带头人。

今年山东省人代会期间,省人大代表任庆生除了忙着履职尽责外,还要接受一拨又一拨记者的采访。“90%以上村民都在从事电商产业,汉服销售量占全国份额的43%左右,演出服销售量占全国的73%左右,带动了几万人就业人……”任庆生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相关数据统计,作为首批“淘宝村”的丁楼村,年人均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新近崛起的电商大县,曹县近年来有8万多人返乡创业。

年,菏泽“淘宝村”“淘宝镇”数量双双位居全国地级市第1位,农村电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菏泽以崛起的农村电商,破题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农村电商提质增量,努力打造中国农产品电商之都。

曹县大集镇淘宝产业园,集网上商品交易、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综合服务、人才培训于一体。园区入驻企业超过家,实现电商交易额10亿元,荣获“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称号。

菏泽积极推广农村电商“大集模式”,已建成电商产业园区51个,“淘宝村”“淘宝镇”分别达到个、84个,全市县区实现淘宝村镇域全覆盖,曹县保持全国县域第二大“超大型淘宝村集群”,农村电商成为菏泽又一靓丽名片。

高效高质农业,走好富民强村之路

刚刚闭幕的菏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如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是不少代表

1
查看完整版本: 蝶变菏泽花开盛世,写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