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外贸生死考三大经济圈出口增速放缓
TUhjnbcbe - 2020/6/14 11:47:00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外贸生死考:三大经济圈出口增速放缓·


南方都市报


摘要:根据各地官方数据显示,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外贸大省无一例外地出现外贸疲软。去年12月22日,人民银行公布第4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出口订单指数近3年以来首次跌破临界值,其中,出口订单指数为48.7%,较上季下降2.9个百分点,为2009年4季度以来首次落入50%以下的区间。


2011年的外贸形势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 这是多家外贸企业和多名学者接受南都采访时,对2011年的出口行业回顾共同的观点。而展望明年的形势,深圳宝安区一位做耳机出口的企业负责人十分悲观,他说: 我们挺过了2008年金融海啸的冲击,但却可能倒在2012年的寒冬。


事实上,全国三大经济圈出口增速放缓已经凸显出目前出口形势的确非常严峻。根据各地官方数据显示,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外贸大省无一例外地出现外贸疲软。去年12月22日,人民银行公布第4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出口订单指数近3年以来首次跌破临界值,其中,出口订单指数为48.7%,较上季下降2.9个百分点,为2009年4季度以来首次落入50%以下的区间。


不亚于2008年的2011年


根据山东省商务厅的数据,去年1至11月环渤海经济圈的外贸大省山东出口增幅不断收窄,去年11月份增幅仅为4 .3%,比上月回落7.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增幅9.5个百分点;南京海关数据显示,江苏省外贸进出口增长乏力,去年10月份外贸进出口环比下降9 .8%,而上海出口同显疲态,上海关区去年11月份对欧盟出口只有93.3亿美元,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而全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的规模在全国各省市中仍居首位,但增长幅度分别低于全国增幅5.8、2.3和9.8个百分点。


实际上,2011年年初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消息不断。 中小企业遇到一些新困难,包括综合成本上涨较大、流动资金缺口较大,部分企业有订单不敢接。同时,也有部分行业反映,利润在下降,甚至亏损。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张文献坦言中小企业正在面临严峻的压力。而中金公司近日发布的对杭州、绍兴两地进行的中小企业调研报告则显示: 目前出口型中小企业的订单状况和历史上最困难的2008年四季度类似,但订单下滑的趋势尚未见底。


不断萎缩的订单正考验着出口企业的生命线。 去年前十个月,公司销售总额同比下降三四成。以往一张订单会有三四万件,现在五六千件,少的只有一千多件。 东莞一家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表示,由于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而且语言相通,外商将简单款式衣服的订单都转移到印度、孟加拉等国家。 春节前,大家都还勉强扛着,一旦进入淡季可能就扛不住了。


订单缩水只是外贸企业面临困境的一个侧面。当前外贸面临以下多重挑战:一是美欧债务危机导致的信心下滑、经济放缓,对外需产生直接影响;二是部分企业无法转嫁或有效消化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明显;三是国际贸易保护加剧,直接冲击部分行业出口;四是部分订单转移及部分企业调整产品、市场结构,短期内进出口正经历转型 阵痛 。


如何熬过2012年寒冬?


中国出口在2012年将迎来10年来最低增长。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认为, 过去10年的增长没有低于9%,甚至平均高于10%,但是2012年肯定到不了10%,甚至破9%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而国泰君安前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微博)则认为,中国出口导向型模式将难持续, 去年11月份中国出口增速已降至13%,考虑出口产品涨价因素,实际增速接近零。


经济学家的预测正在成为现实。据统计,全球近90%的圣诞节礼品产自中国,然而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国外的圣诞订单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约下降20%。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对外部门的发展不会特别乐观,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大大降低,但我国经济长期依赖进出口的局面可能会从根本上扭转。


寒冬将至,春天也为期不远。 尽管明年的出口贸易增长将下滑,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有很多新的竞争力因素正在培育,比如中国的市场规模、产业配套能力和素质较高的生产线劳动者以及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带来新的交易市场等,这也是所有的外国企业都不愿意舍弃中国的最根本原因。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说。以东莞为例,2011年上半年订单减少总量多,但加工贸易就地转型企业有三分一销售额是面向国内,大异于金融海啸初期内销极少,这显示出珠三角企业逐步减轻对出口市场的倚赖。


此外,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购成为了外贸企业的另一出路。在淘宝商城(微博)去年11月11日年度大促销33.6亿的销售额中,出口产业大户家具行业有四家进入了当日的T O P100商户订单,而淘宝销售量最大的家具品牌林氏木业到目前仅成立了5年,就已实现了过亿元的销售额。


高端对话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前所长


张燕生:


2012年可能爆发


对中国而言,全球订单下降、企业成本上升的因素存在,但是还没有完全体现在中国出口的减速上。现在来讲,后面三个月,有圣诞和新年的因素,因此这两个月依然会比较好,但如果再往后看,情况可能会恶化。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张燕生昨日接受南都独家采访时表示,2012年中国出口行业将面临比2011年更多的困难。


南都:2012年将更加困难,有哪些考量的因素?


张燕生:企业现在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外需疲弱,二是成本提高,三是国内贸易和为贸易生产的企业资金紧张,四是人民币升值显著加快。


具体来看,中国的贸易企业主要有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两种。加工贸易主要以外资企业为主,这个体系从目前的情况看,受欧美的影响比较大;另一个是一般贸易,以国内企业为主。对这些企业而言,成本提高、头寸偏紧,这些内部的因素影响更大。但是企业一直在努力想办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新设备,因此,企业还是有比较强的能力消化这些因素。不过,如果这些情况一直继续下去,企业的承受能力也有一个限度,当超越限度的时候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


如果成本继续提高、外需继续恶化,国内货币继续紧缩下去,当各种因素叠加并且恶化时,企业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困难。而国内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时间,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南都:今年以来,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明年会如何?


张燕生:2012年很危险,贸易摩擦将会更多,而且贸易摩擦转化成为 的可能性会很大。


包括近期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的 双反 调查,都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汇率风险和贸易摩擦非常激烈。2005年5月和6月,中欧和中美的纺织品贸易冲突就很明显,一旦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的纺织品贸易实施特殊保障制裁,就会造成中方巨大的贸易损失。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外贸企业无论是转内销还是转新兴市场,都是长期调整过程,短期内难见效,包括通过资本输出来带动出口结构的转变、积极开辟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也包括推动技术、管理和市场创新加快企业的产品升级,都不容易。


现在一些外贸大省,仍在不惜代价地招商引资,但新的趋势很难扳得过来。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按照 十二五 的指导思想,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变到追求效益和质量上来。


微评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


很多机构投资者预测,中国经济进出口对G D P的拉动,2011年可能是零,2012年也是零,甚至负增长,也就是说我们对出口不要抱太大希望,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总之,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正处深刻、持久的结构调整中,不然明年度不过去。


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郑建荣


2011年以来,广东省外贸转型加快、总体稳定,但同时,外贸发展形势更趋复杂,面临着外需持续低迷和企业综合成本大幅提升的双重压力。


目前广东外贸企业需积极开拓 三东两南 (东盟、东欧、中东、南美、南非)等新兴市场。


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晓


过去我们是依赖外部市场而生存的,广东曾率先做出口带动全国,利用国际市场和外部机遇。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外部发达市场已崩溃, 还想像过去那样每年以两位数出口增长来拉动中国经济一位数的增长,这条路走到了历史尽头。


广东部分鞋类市场出口额遭腰斩 九成商铺关门


广州


外贸业扫描之 制鞋业 欧美北非订单减少出口锐减 鞋城商家旺季 拍乌蝇


本是销售旺季,却遇最冷寒冬。过去几周,走访珠三角部分外向型批发市场发现,受欧美经济不景气、北非战事的影响,其中,广州鞋类出口在岁末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去年11月、12月以来,部分鞋类批发市场出口总额惨遭腰斩,仓库闲置率2成以上;有外贸鞋城的450个档口中,2010年岁末是商家扎堆进驻的热闹场面,2011年岁末却是9成商铺拉闸关门的惨淡景象。


鞋城 九成商铺关门


天富新都市鞋城位于同德鞋业基地之中,一楼共有450多家店铺。同德鞋业基地梁经理告诉,2010年开始,鞋类企业扎堆进驻,高峰期450多个档口的出租率达98%。


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12月13日,来到天富新都市鞋城,只见一楼大部分商铺已经拉闸关门,粗略数一下,依然打开门做生意的商家不足50户。走进其中,还发现,卖家人数比买家人数更多,依然坚守的商家唯有 拍乌蝇 。


仓库 二成无人问津


生意的减少,直接反映在仓库的使用率上!西城同德鞋业基地经理凌志强对说: 每年10月份开始是出口旺季,2010年时,整个基地仓库根本不够用,爆仓了,很多等待出口的鞋子就在露天堆放!而2011年冬,本来是外贸旺季,但只有8成仓库出租出去,2成仓库里空空如也。


问题1 资金周转困难


鞋产品积压导致部分商家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倒闭!广州欣佳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建忠坦言,虽然他们企业一切正常,但其他企业的倒闭让其遭受两次损失。


第1次是去年6月份,因为温州的代工企业倒闭,出口鞋不能及时交货;而按照合同,鞋不能及时出口得支付违约金,一共罚了2万~3万美元。 林建忠说。


第2次是去年9月,加工企业宣布破产,鞋不能及时发货,又面临违约罚款,最后支付2万~3万欧元! 林建忠说。


问题2 利润下降


如今这世道,即使成功出口也赚不了多少!林建忠说,以他的企业为例,2010年和2011年都是1500万元的出口额,但2011年的纯利润低了很多。


林建忠给算账说,欧美经济不景气,美国客人没有下单欲望;欧洲气候偏暖让部分客商下半年还取消了原本有的订单。国内代工企业,受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2011年普遍代工成本增加5%~10%;而欧美报价单,吝啬的开价是与2010年持平,最慷慨的也只提价3%,如此2011年利润减少2%~8%。


应对 内外销并举


此次寒冬,或许能改变广东鞋类贴牌出口的命运!广州华达鞋业公司的老总曾文城感受到鞋类出口 入骨的寒意 之后,向慨叹 2011年放弃出口转而内销的路子 走对了。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中东、欧美的生意开始难做。曾文城开始尝试 内销和外销并举 的两条腿走路法。 目前全国8省已经有我们的产品了。 曾文城说,虽然2011年内销生意也 麻麻地 ,但企业已经培养起一个开发设计团队,每年有1000多个板式提供给各省经销商。


专家:广东制鞋业进入转型升级阵痛期


中国每年生产鞋超过100亿双,占世界六七成,其中广东制鞋业占我国的4成左右。广东鞋业厂商会会长何贵玲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天富新都市鞋城、西城同德鞋业基地的遭遇并不奇怪。受欧美经济不景气和中东乱局的纷扰,过去几个月,广东鞋业出口的增幅连续几个月出现下滑。其中,欧美经济危机对广东的影响是最大的,广东制鞋业可谓 成也外贸,败也外贸 。


独领风骚多年后,广东制鞋业目前正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何贵玲说,广东鞋企超过70%以上都是以加工贸易方式组织生产、销售,随着土地资源、人工成本,原材料、能源、运输、财务成本的增加,制鞋业中小企业利润从8%~10%下降至2%~3%。


加工贸易盛行,自主品牌缺乏,据初步估计,广东制鞋业产能过剩达30%以上。另一方面,当前,欧美对我国的鞋类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不减反增,因此广东制鞋业面临转型压力。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该苦练内功。


手记:


广东鞋企成本上升


产业转移或成必然


西城同德鞋业基地可谓中国鞋业近况的一个侧面!走进其中,鞋子款式、数量数不胜数,但多是低端生产、加工、模仿或代理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自主品牌的很少;小作坊式、低价位争市场的多,上规模、技术含量高的大企业少。


国家商务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我国鞋类产品出口连续三个月下降。2011年1月~10月,我国共出口鞋类产品34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其中,2011年10月,我国共出口鞋类产品29.79亿美元,同比增长6.1%,环比下降19.6%。


最冷的寒冬前,广东鞋企还面临着用工成本、原材料上涨等诸多压力,产业转移或将成为必然,由此广东鞋类代工命运也许到了 无可奈何花落去 的时代。林建忠的代工企业中,原本有一个是东莞的台资企业,工人有1000~2000人,6条生产线,但是用工成本增加之后,该企业搬迁到越南去了。


内陆省份如湖南、江西也有企业希望成为其代工企业,但是去湖南考察一番发现,一个城市才5个工厂,产业链不完善,影响了产业转移的积极性。林建忠坦言,未来5年~10年内,如果内陆省份不能完全接受沿海转移过来的制鞋业,这些产业或将转移到东南亚或者印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贸生死考三大经济圈出口增速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