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进入“微利时代”
中国制造如何寻求新竞争优势?
新华上海3月6日电
有“中国外贸风向标”之称的第23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5日在此间闭幕。据官方数据,今年到会境外客商和出口成交出现“双降”,2013年的外贸形势仍不容乐观。
在展会上采访了解到,中国虽已逐渐成为更多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中国制造”仍未摆脱“价廉物美”的标签。
专家认为,在外贸逐渐进入“微利时代”的大环境下,中国欲实现从外贸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在低端方面与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竞争,也要在高端方面和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竞争。
“华交会”出口成交下降
2013年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据“华交会”组织者统计,本届“华交会”五天展期里,到会境外客商20016人,比上届下降5.25%;出口总成交28.14亿美元,比上届下降9.87%。其中,纺织服装类商品成交额降幅更是高达15.68%。
“华交会”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顾*分析,本届“华交会”出口成交降幅明显高于到会客商降幅,说明境外客商的采购量在减少、观望情绪明显,今年出口前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在展会上采访多家企业了解到,今年来自欧美的订单平均下降了20%-30%,众多外贸企业只能一方面以更优惠的价格留住老客户,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来自日本及新兴市场的客户。
山东省潍坊市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员何究深告诉,原来公司主要以出口欧美为主,由于欧美订单持续缩水,公司已着力出口日本市场和做内贸。今年“华交会”订单锐减,让他对今年的外贸形势“没有什么信心”。
尽管很多参展企业都表示希望把日本市场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但作为“华交会”传统“大主顾”的日本客商,今年到会数量却大幅下降19.7%,与中国企业达成的出口成交额也下降了17.2%。
外贸“微利时代”
实用式创新渐受青睐
近年来,由于外需的萎靡不振和发达国家陆续实施货币宽松*策,使其采购商花起钱来更加谨小慎微,我国出口企业利润不断遭到蚕食,中国外贸行业俨然进入“微利时代”。
南京三角洲玩具礼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楚建平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其产品的订购情况明显遇冷。“外商压价压得厉害,我们现在只能争取薄利多销。这几年,我们的贸易额虽然没怎么下降,但是净利润却下滑得厉害。”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