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茅永辉编辑
燕子图片
网络
古丝绸之路,从我国古都长安起始,穿过河西走廊,翻越帕米尔高原,直到地中海沿岸,以及印度、伊朗、伊拉克和欧洲腹地,绵绵公里。人们沿着这条古代商路,把我国的丝帛彩绸,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和灿烂的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到西方,也把西方特有的农产品和文化艺术瑰宝送到中原大地。
那么,作为丝路的开拓者张骞,又经历了何等的艰难与曲折呢?
张骞,陕西汉中城固人,大约生于公元前年。对于他的记述,差不多是从“建元中为郎”这一汉武帝近旁的侍从官开始。张骞他虽然位卑职微,但却一直胸怀干事创业的宏大抱负。
张骞所处的年代,正值西汉王朝日益富强、全国空前统一的时期,但是,北部地区的匈奴为了扩大其奴隶主统治范围,依仗勇猛慓悍的骑兵,屡屡南侵汉朝,严重威胁着汉朝的安全。同时,匈奴还四处征战,迫使西域诸国臣服于它,共同对付汉朝。汉武帝即位时,决定彻底消除这一心腹之患。汉武帝得知,匈奴人打败了大月氏国,迫使大月氏人一再西迁,还把大月氏王的脑袋砍下充当酒杯,因此,大月氏人恨透了匈奴统治者。这时,汉武帝便开始谋划,若能联合大月氏,斩断匈奴的右路防线,尔后汉朝军队集中力量从正面出击,胜利就大有希望。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招募精明强悍的人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
然而,大月氏在匈奴的西边,去大月氏必经匈奴之地,这无异于行走在刀尖,谁敢去冒这个险!是胆识过人的张骞,他挺身应诏,甘愿冒险出使西域,完成这项伟大使命。在他的感召下,一些勇士也纷纷报名应诏。建元三年(公元前年),汉武帝正式任命张骞为使臣,率领多名随员由长安出发。
张骞一行渡过黄河上游,便进入了祁连山,那是匈奴人盘踞的地方。为避免被巡逻的匈奴兵发现,张骞决定深夜潜入,专找荒凉偏僻处行进。白天靠太阳辨向,夜间凭星斗指途,若是遇到大风天,黄沙遮天蔽日,只有摸索着前行,迷失方向的事常有发生。那天,饥渴难耐的一队人马,在张骞带领下寻找水源,却不幸遭遇匈奴骑兵。虽在张骞率领下经过一场恶战,终因寡不敌众,张骞等被俘。匈奴兵要夺张骞手中的旌节,张骞厉声喝斥“我是汉朝使臣,旌节是我出国的凭证,你们岂敢侮辱!”匈奴兵无可奈何,便把他们押到了匈奴王的驻地。单于听说汉朝派遣张骞出使大月氏,勃然大怒,在又是毒打又是监禁之后,就把张骞一行人分给奴隶主贵族做奴隶。从此,张骞穿上奴隶服,拿起牧羊鞭,过着屈辱的生活。单于为收买张骞,使他断了返回汉朝之念,效忠匈奴,还把一个匈奴女子嫁给他。
张骞在匈奴人的监视和奴役下,度过了漫长的11年。其间,他虽然学会了匈奴语言,有了儿女,但是,一天也没忘记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可又苦于匈奴人的监视从未放松。于是,他便利用同匈奴人游牧的机会,仔细观察地形、道路以及草场、水源的分布,并铭记心中,以寻找机会逃离虎口,去完成那壮丽的事业。
终于,公元前年的一天,张骞趁匈奴人的防范疏忽,秘密联络30多名随从,在漆黑的夜晚,丢下妻儿,逃出了匈奴人的魔掌。他们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忍受着炎热和饥渴,在沙漠戈壁中连续奔波数十天,越过疏勒国(今新疆喀什一带),到达了大宛国(今属乌兹别克斯坦)国境。大宛国王早就仰慕富饶强盛的汉朝,很希望建立友好邦交,只是关山重重,又有匈奴阻隔,“欲通不得”。汉朝使者突然来访,国王喜出望外。张骞受到盛情款待,参观那里的城市,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历史变革、风土人情。美丽的大宛国,农业相当发达,许多农作物,如葡萄、大蒜、芝麻、苜蓿等,张骞从未见过。有一种“汗血马”更是驰名遐迩,这令张骞大开眼界。
大宛国王派向导护送张骞他们继续前行,11年啊,他们历尽千难万险,最终到达了梦寐以求的大月氏国。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远离匈奴,很少遭到侵扰,也因此,大月氏国王并不想与汉朝联手抗击匈奴。张骞之为张骞,他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扭头就走,而是凭借独到的眼光和超凡的智慧,开始详尽考察大月氏国及其周围各国的情况,获得了有关西域的第一手材料,并听到许多有关伊朗、伊拉克、埃及等遥远国家的种种传说。张骞甚至还涉足大夏国(今阿富汗),在繁华的市场上见到大夏商人转道买来的中国地方特产,大为震惊。
张骞的西域之行,本为联络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虽未达成协议,但他此行却在与西域的交往交流方面,取得重大收获,对西域各国进行较深了解,在那里播下了友谊。后人将张骞视为丝路的开拓者,实至名归,当之无愧!之后,在汉武帝眼中已然成为西域“活地图”的张骞,随大将军卫青出塞征讨匈奴,被封“博望侯”。
转眼到了公元前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数万精兵,与匈奴决战,彻底摧毁了匈奴的主力部队,把单于赶到大漠以北,从而结束了匈奴侵汉的历史。
同年,汉武帝为加强与西域诸国的联系,彻底粉碎匈奴卷土重来的残梦,授张骞为中郎将,第二次出使西域。如果说第一次与西域交往交流更多出于张骞的自发,那么,第二次授张骞高等级官阶充当使者,则属于汉武帝的顶层设计了,而且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是更多更好地促进中原与西域地区的经济及文化交往交流。张骞率领着一支多人的外交使团,带牛羊上万头,以及大量金银丝绸,出使乌孙国(今新疆阿克苏)。到了乌孙,他又派遣几十名副使分别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广泛开展外交活动。张骞一行返回时,乌孙国王派出数千人随队出使长安,带了数十匹乌孙良马相赠。后来,乌孙与汉朝往来不断,并与汉结亲,建立了政治上的联盟。
张骞在公元前年载誉而归,出色完成了汉武帝交给的二次出使西域的任务,被封为“天行”,专门负责少数民族以及同各国的外交事宜,官列九卿之中。这时,他已经是花甲老人,由于他一年中几乎一半时间是在艰难困苦的旅途中度过,为开辟丝绸之路而积劳成疾,回长安一年多,便离开了人世。
如今,我们追想丝路,礼赞丝路,又怎能不深深怀念张骞,这位为开拓丝路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先驱。
作者:茅永辉,江苏南通市人,公务员,长期供职于山东菏泽,已退休。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杂文学会理事。数十年间发表各种体裁文学作品百余万字,多有作品获奖和被收录文集。
壹点号心梦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