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向广大网友介绍菏泽市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中积累的经验中提到,创新推广“电商扶贫”模式,拓宽产业扶贫领域。
立足农村电商发展优势,创新实施“一条网线、一台电脑、一个网店”工程,拉动网络创业,带动脱贫致富,全市共有个贫困村发展电商,受益贫困群众2.5万余人。
(资料图)
以下详细内容
人民网记者:近年来,菏泽市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中取得哪些成绩,积累了哪些经验?目前,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下一步怎么干?
张新文:菏泽是山东省2个扶贫工作重点市之一,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工作中,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一是创新实施“三个一”脱贫攻坚工程,夯实扶贫工作基础。
“一户一案”精准扶贫,在全国第一个绘制“全市贫困人口分布地图”“全市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分布地图”“全市产业扶贫分布地图”三张扶贫地图。
“一村一品”产业扶贫,依托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帮扶、土地流转等方式,把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生产经营链条,探索出了“政府投资、企业运营、贫困村资产收益、贫困户入股分红”的产业扶贫模式,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个,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近10万人。
“一人一岗”就业扶贫,探索创建“扶贫车间”模式,引导就业门槛低、产业发展稳定、增收效果好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向贫困乡村布局,帮助有劳动能力但不便外出打工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二是创新实行“会诊制”,提升帮扶实效。医院专家会诊制度,组成扶贫工作队入户“访贫问诊”“开出药方”,帮扶干部“照方抓药”,贫困户精准度、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是创新设立“两项保险”,破解因病致贫难题。为全市所有贫困人口购买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贫困群众看病自费部分平均降低到5%左右,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难题。
四是创新推广“电商扶贫”模式,拓宽产业扶贫领域。立足农村电商发展优势,创新实施“一条网线、一台电脑、一个网店”工程,拉动网络创业,带动脱贫致富,全市共有个贫困村发展电商,受益贫困群众2.5万余人。
五是创新兜底保障模式,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针对特困儿童教育难题,探索建设了养教并重的全日制寄宿式公益博爱学校,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针对贫困老人安居难题,探索建设了套集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养老周转房,确保贫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针对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与中国工程院王琦院士合作,创新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扶贫”工程,通过培训乡村医生、健康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同时,还建立了动态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认定即时帮扶人口户、人,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虽然我市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61.4万人脱贫享受政策、占全省三分之一,需要兜底帮扶的人口超过30万人;帮扶联动机制还有待完善,工作的精准度还有待提高,部分基层干部厌战情绪有所抬头等等。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决战总攻的最后关头,我们将尽锐出战、加劲努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一是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聚焦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以乡镇为单位,在全市集中开展脱贫成效“再评估、再核查、再提升”活动,精准查摆脱贫成效和政策落实方面的短板弱项,一户一户规范提升,一项一项整改清零,全面提升脱贫工作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成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做好鄄城县、单县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工作,重点围绕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衔接、相对贫困标准确定、贫困对象识别退出、帮扶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等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
同时,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体制机制、政策保障、产业发展、治理体系、人才支撑等方面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努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三是讲好菏泽脱贫攻坚故事。
系统梳理脱贫攻坚以来各项工作,把脱贫攻坚蕴含的制度优势、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总结好,把脱贫攻坚的伟大精神提炼好,加强典型示范引领,总结推广脱贫典型,讲好菏泽脱贫攻坚故事,传播菏泽好声音,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努力把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焕发出来的精气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来源:菏泽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