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菏泽交通史上的里程碑之年
机场、高铁、高速、航道,实现了“四个第一”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武霈)过去的年,是“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菏泽交通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全市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亿元,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年,我市实现了交通事业发展的“四个第一”:第一座民用机场、第一条高铁、第一条八车道高速公路、第一条标准三级航道。
第一座民用机场:年4月2日牡丹机场实现通航,截至目前已开通10条航线,通达北京、上海、深圳等16个国内主要城市,完成余个起降架次,完成旅客运输40万余人次。牡丹机场在“十三五”当期就完成了立项、建设、校飞、竣工验收等各项工作,短期内完成了行业验收和许可审查,创造了民航机场建设的“菏泽速度”。
第一条高铁:年12月26日鲁南高铁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市不通高铁的历史。鲁南高铁菏泽段3年时间就建成通车,特别是菏泽至庄寨段3年半工期1年零8个月就建成,创造了中国高铁建设史上的“菏泽速度”。目前菏泽东站日开行列车23对,其中菏泽东至北京2对,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59分;至济南15对,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23分;至青岛9对,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58分;至齐齐哈尔1对,运行时间12小时53分。通过鲁南高铁,我市与省内外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一步加速,增添了区域发展的新动力。第一条八车道高速公路:年8月20日日兰高速巨菏段建成通车,我市拥有了首条高标准高速公路。该段是日兰高速、济广高速、德上高速3条高速公路共线路段,交通繁忙,建成通车后大幅提升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一条标准三级航道:年10月29日新万福河航道实现通航,万丰港投入运营,目前日吞吐量超过吨,我市继洙水河航道之后,又拥有了一条黄金水道。
在年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交通建设项目和投资规模,全市交通重点项目共计19个,总投资.36亿元,年投资.07亿元。项目包括:一条高铁——雄商高铁菏泽段,全长.8公里,总投资约亿元。二条航道——郓城新河航道全长24.5公里,总投资21.89亿元;新万福河航道二期22公里,总投资27.3亿元。六条高速——阳新高速、济广高速济南至菏泽段改扩建、郓鄄高速、徐民高速单曹段、济商高速菏泽段、德单高速梁山至郓城段。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