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半年,山东实现GDP.8亿元,在全国各省市区中位居第三位。疫情之下,全省16市中,有10个城市较上年同期实际增速实现了正增长,菏泽成为其中的“抢眼”城市。
7月31日,菏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可比增长2%;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增长2.8%,增幅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增幅居全省第2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下降7.5%,增速居全省第1位。而根据此前已经公布的各市GDP数值,年菏泽市GDP总量第一次排名全省第8,位于青岛、济南、烟台、潍坊、临沂、济宁、淄博之后。
熟悉菏泽情况的知道,菏泽GDP长期位于全省后列。比如年,菏泽GDP在全省各市中曾经排在第16位;年,菏泽GDP排名在全省各市中还处于第13位;年一年进步了5个名次;今年上半年,菏泽保持第8名,同比增长2.0%,增速在各市中最高,比全省平均值高了2.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菏泽在全省第8的位置不但稳住了,而且向上增长的势头还很强劲。
菏泽突破的成绩是不平凡的,稳居全省第8,意味着我省支持菏泽打造鲁西崛起的高地战略部署正在稳步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曾提出“滴水穿石”的工作作风和精神品格。宁德,俗称闽东,是著名的“老、少、边、岛、贫”。菏泽和闽东有些相似,曾经长期是山东的“边穷”区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20多年时间,从“东西结合”到“突破菏泽”到“西部经济隆起带”到“打造鲁西崛起高地”,正是一脉相承的“滴水穿石”精神,让菏泽从居于末位一步步实现了名次大幅跃进,精彩诠释了“山东版”滴水穿石精神。
一是山东版“滴水穿石”精神,客观分析了“水之势”和“石之势”。
“滴水穿石”精神之可贵,首先在于认清发展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发展的主观条件就是“水之势”,发展的客观环境就是“石之势”。
“石之势”是一块比较难啃的“石头”。菏泽长期以农业为主,工业起步晚,人口多(年末.17万人),人均GDP长期排在全省末位,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石之势”攻坚难度很大。
关于“水之势”,一方面,菏泽自我发展力量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外部支援力量也需要量力而行,毕竟各地也面临发展的重任,还得抽出一部分精力、财力和物力支持菏泽。因此,山东推动菏泽经济社会发展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必须树立长远观念,从基础做起,一茬压一茬、一任接一任地干,坚持不懈地努力,扎扎实实地工作,做到长中短结合,克服经济建设中的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
客观分析了“水之势”和“石之势”,充分认识到加快菏泽发展是山东西部崛起的关键,但鉴于菏泽底子薄等原因,只能选择“滴水穿石”方式,逐步让菏泽走上崛起之路。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径。
二是山东版“滴水穿石”精神,必须长时间坚持不懈。
滴水穿石,水柔石坚,意味着必须是“长时间”,必须是一点点积累发展的势能,才能量变引起质变。
路遥知马力。在菏泽发展上,山东下的是“长功夫”。早在年12月,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了东西结合加快菏泽发展的战略决策,决定由济南、青岛、烟台、威海4个经济强市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等5大企业结对帮扶菏泽市的9个县区。
年2月,省委、省政府在菏泽市召开“突破菏泽,加快发展”现场办公会,十几位省级领导到场,40多个厅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菏泽的发展进行了重要部署。
“突破菏泽”战略的实施加快了菏泽市六大产业的发展。巨野煤矿开发加紧进行,大型电厂建设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煤化工项目立项;原油年加工能力达到万吨;六大产业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都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0%以上,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规划》分基础现状、总体要求、发展布局、重点支撑、集中突破、生态文明、政策保障7章。规划范围主要包括枣庄、济宁、临沂、德州、聊城、菏泽6市和泰安市的宁阳县、东平县,规划期限为年至年。
年9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印发。《意见》指出,支持菏泽打造鲁西崛起的高地、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示范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枣庄、德州、聊城、滨州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鲁西协调共进加快崛起,打造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引擎。
年4月,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菏泽市及鲁西其他四市发展若干政策》,提出了支持菏泽和鲁西四市发展的10项35款支持政策。这次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对菏泽的支持“单列”,明确“支持菏泽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菏泽复制推广国家级新区、国家自助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部分政策措施”。比如,相关财政资金优先支持菏泽建设。对义务教育等10项重大民生政策支出,省财政按不低于80%的比例对菏泽市给予补助;再比如,设立高层次人才编制专户等政策,从省级调剂部分事业编制给菏泽市,专项用于市本级引进高层次人才。
“20多年磨一剑”,矢志不渝支持菏泽发展,几届省委省政府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努力,把支持菏泽崛起作为“接力棒”事业,一届传一届,一届奋斗一届,体现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和作风,在20多年的时间跨度中,写下了山东人的耐心和耐力。
三是山东版“滴水穿石”精神,强调了“水”的柔韧功夫。
滴水穿石,需要一点点积累发展的势能,在积累阶段,可能长时间不见起色。有心的人会注意到,在年之前的10多年时间,菏泽长期居于全省各市中的第13位,徘徊时间之长,踟蹰之无奈,足够磨砺人的意志,没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柔韧功夫,是无法迎来“一年前进5名”大跳跃的。
攻坚“石之硬”,打造鲁西崛起高地,菏泽人把“水”的柔韧功夫做到了家。“水”的柔韧功夫,重点体现在打造好的发展环境上。近年来,菏泽市不断为营商土壤“松土”“施肥”。据了解,为了全面抓好改革任务落实,菏泽市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市委深改委会议,“营改增”“放管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中央和省委部署的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部落地,市级出台各类具体改革方案个,13项国家级试点、52项省级试点、17项市级试点扎实推进。
今年以来,菏泽市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涉企事项%容缺受理,审批事项80%以上即时办结。为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创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单月调度、双月座谈”工作机制,实行首次不罚或轻罚等创新举措,开展企业纾困帮扶;为激发基层发展活力,深化“市县同权”改革,探索推行“2号公章”,为各县区、功能区、重点镇精准赋权。
为了彰显招商诚意,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市长陈平多次带队外出推介菏泽,全力招商引资。过去一年,菏泽个过亿元项目成功签约;投资90亿元的大唐电力等个项目落地建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PPP项目落地64个、开工55个,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1位;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过亿元项目个,总投资1亿元。
目前,山东省相继确定的省重大、新旧动能转换优选、补短板强弱项等五类重点调度项目中,菏泽市列入个,个数位居全省首位。其中,省重大项目21个,连续四年居全省首位;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42个,跃居全省第2位。菏泽市累计获批专项债额度.7亿元、到位.5亿元,争取额度领先全省。
历经20多年坚持不懈的奋斗,山东版“滴水穿石”精神,已经“聚水成势”,菏泽的发展就像菏泽的牡丹一样,渐渐开花结果。医药和电子商务成为菏泽发展的“两朵金花”。4平方公里的现代医药港建设全面起步,今年上半年,菏泽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7.8%。电子商务产业也迸发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菏泽市电商交易额连续4年增幅超过50%,今年上半年完成交易额亿元、增长11.3%,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分别居全国地级市第二、第三位;此外,鲁西南大数据中心、大唐5G等项目正引领新基建加速破题。
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菏泽正在加速蝶变。但“一花独放不是春”,突破菏泽只是鲁西崛起的第一步,鲁西整体崛起,仍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周学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