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冯巩牛群鞠萍唐爱国齐聚菏泽这个地方 [复制链接]

1#
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冯巩、牛群、鞠萍、唐爱国齐聚菏泽这个地方!!

11月14日,冯巩、牛群、鞠萍、唐爱国等国家一级演员们来到水浒好汉城参观游览。水浒好汉城众位好汉们举行了盛大的开城迎宾仪式。宋江武校狗娃们的精彩演出赢得阵阵掌声走进园区后,循着水浒踪迹游览了忠义楼、郓城县衙、孙二娘客栈、朱贵酒店、晁家庄等,大家听导游讲解着几百年前的英雄事迹,这里一砖一瓦、一街一巷、一城一墙都浸透着历史的魅力。提到水浒就不能不说母夜叉孙二娘景区孙二娘客栈里的古装水浒人物孙二娘让大家过了一把“水浒瘾”

冯巩与孙二娘幽默畅饮

参观完景点后大家还观看了状元大刀的精彩演出纷纷拿起手机拍摄并赞不绝口牛群亲身体验了一百多斤的状元大刀直说要想学真功夫还得来水浒好汉城▼郓城是中国好汉之乡、全国武术之乡,抱拳礼是郓城人打招呼的特有方式。抱拳礼中的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右拳表示勇敢;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严格自律;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皆兄弟。大家对此非常感兴趣还特意学习了一把“抱拳礼”▼晚上,冯巩、牛群、鞠萍等人出席了在宋江武校狗娃剧场举行的郓城县“中国曲艺之乡”授牌仪式,并带来精彩的演出。

综合自:水浒少年研学旅行

信息连读

范希正是谁?

有网友询问小编

在广福街青年湖东北角

有一尊3米高铸铜全身雕像——

范希正

他是谁?

为什么要立他的雕像?

他跟菏泽有什么关系呢?

小编来给大家讲一讲

范希正,字以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清*廉明的循吏,被老百姓颂为“贤令”。明宣德三年(公元年)任曹县(菏泽)知县,后曹县改为曹州,明正统十一年(公元年)任曹州知州,治曹先后二十三年,深得民心,是一位体恤百姓,重视教育的官员。他度势规划,划方隅,定民居,立廨舍,构儒学,初设街道七纵七横,奠定了今日菏泽老城区的基础。

为纪念范希正,菏泽人民为其立碑留念,并写诗赞扬他:

治教休明洽四方,

曹南太守独循良。

增多户口开州域,

高广宫墙立郡庠。

秩秩逗笾崇祀享,

英英贤俊发科场。

文翁学校兴西蜀,

今昔相仍汗简香。

蒙冤遭监禁,曹县百姓为其鸣冤

网络图

早年任知县时,有官员受贿,范希正审判其罪,押送至京师。该奸吏反过来借他事诬告他,范希正遂遭监禁。曹县八百余老百姓到京师呈奏通*司,说其廉洁能干,为奸吏所诬陷。后来侍郎许廓因公事途经曹县,两百余名平民拦道跪拜为范希正鸣冤。最后这两件事都被呈报到朝廷,皇帝才知希正为良吏,便让他出狱复职,仍为曹县知县。

预先储备粮食,百姓免遭饥患

正统十年(公元年),山东闹灾荒,只有曹县因范希正预先储备粮食,老百姓才没有遭受饥患。大理寺丞张骥到山东赈灾时,听说了曹县的情况,奏请朝廷升曹县为州,以范希正为知州,得到朝廷同意。

节约公费代偿官马,逃者复业

网络图

在范希正上任前,曹州因草场减少,民牧的官马,有的繁殖少,有的病死。因此欠了很多官马,又无力偿还,马户渐多逃离家乡。范希正到曹州后得知这一情况,便节缩财*开支,将节省的银两代马户偿还官马90余匹。逃走的马户听说后,纷纷回乡复业。

明察秋毫,为冤民昭雪

网络图

有一吉水县人,诬告曹县一人在吉水县杀死他的哥哥,受牵连人很多。范希正为弄清案情,秘密致函吉水县。经吉水县审查后回文说:“该县并无其人,更无人被杀。”范希正立即审讯那吉水人,一问即服罪,终于案情大白,使冤者昭雪,诬告者得到严惩。

清*廉明,世风改观

范希正在曹县任职期间,清*廉明,民受其惠,世风改观。有一次,希正入京办事,士民争相拿银两、绸缎相赠。他都婉言谢绝,固辞不受。一位里长陈彬,夜间拜见范希正,看见他正一个人坐在客厅,就将怀中一包银两放在地上,转身跑出厅堂。范希正看到后收起银子,第二天早晨就派人寻找陈彬,陈彬不敢来见,范希正就派人找来陈彬的父亲,将银子还给他。老百姓得知后,都把范希正的“却金”和东汉廉吏杨震的“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并提媲美。

重教兴学,着力发展生产

旧时曹州初建,到处是“残垣倒壁,街道凋零,荒草丛生,狐兔出没,沼泽遍地,几成废墟”。范希正上任后,首先发布文告,号召原曹州外流人员回乡安家立业,“劝借富民粟万石济之,赖以活者几千人”,编户迅速由原来的29里增加到74里。在人口增加、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他建立学宫,并广招学员,培养人才和师资。第一次就招收廪膳生员、增广生员以及附生、武生多名。接着范希正又指令在菏泽城内和乡间人办社学和私塾,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闲时下令农民子弟也要入学。后来曹州的社学发展很快,几年内就发展到39处。在社学的带动下,农村私塾也迅速发展,村村里里都有读书声。

*绩卓著,深受曹州百姓爱戴

范希正连任两届,先后治曹二十三年,励精图治,清正廉明,体恤百姓,重教兴学,*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是菏泽唯一入传《明史》的地方官吏。后来辞官养老,在曹州安家入籍,死后归葬,曹州百姓曾于文庙内勒碑留颂,专祠奉祀。正德年间(—),水溢刘郎堤,奉祀希正木像的庙宇倒塌,木像漂流至曹县北18里莘冢集。有人见到此像说:“这是范公的遗像啊!他的英灵还在眷念我们哩!”乡老史尚德等将遗像抬到本村关帝庙,奉祀于关圣大帝座像之侧。

菏泽人都应该记住他!

*本文由牡丹晚报新媒体中心综合整理,

来源百度百科、国搜百科、《明史》等,

转发请注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